近期,比特幣社區內對於限制 OP_Return 輸出大小的討論引發了一場關於比特幣區塊鏈上垃圾交易處理方式的辯論。本文回顧了2015年夏季比特幣網路遭受的垃圾交易攻擊事件,旨在比較當時和現在的情況,並探討從中汲取的教訓。2015年的垃圾交易攻擊是區塊大小爭議的早期交鋒。攻擊者屬於"大區塊支持者"陣營,他們認爲1MB的區塊限制過小,容易被垃圾交易填滿。他們主張增加區塊大小限制,以提高垃圾交易填滿區塊的成本。而"小區塊支持者"則認爲,快速上鏈的垃圾交易無法阻止攻擊者,反而會助長他們的行爲。第一輪攻擊於2015年6月20日開始,由自稱位於倫敦的比特幣錢包和交易所提供商CoinWallet.eu發起。他們聲稱要通過展示大規模垃圾交易攻擊的簡單性來證明增加區塊大小的必要性。然而,這次攻擊並未如預期成功,因爲在mempool達到約12MB後,他們的服務器在2小時後崩潰。第二輪攻擊於2015年6月29日進行,這次似乎更有效。一些用戶反映交易確認延遲嚴重,質疑比特幣的日常使用可行性。然而,Luke-Jr的Eligius礦池成功過濾掉了垃圾交易,顯示區塊大小限制和礦工行爲在減輕攻擊影響方面發揮了作用。第三輪攻擊發生在2015年7月7日,規模更大,攻擊手段更多樣。攻擊者花費了約8,000美元的費用,遠高於此前的434歐元。他們採用了多種策略生成垃圾交易,包括向公共錢包發送塵埃交易和利用已知私鑰的地址。第四輪也是最後一輪攻擊在2015年9月進行。CoinWallet.EU採取了不同方法,宣布贈送200個比特幣,通過直接在論壇發布私鑰的方式。這導致產生了超過90,000筆交易,但由於許多是衝突交易,影響不如第三輪嚴重。這些攻擊對比特幣產生了顯著影響,不僅在技術層面上改變了中繼策略,還影響了人們對比特幣上垃圾交易的看法。隨後,網路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包括礦工將區塊大小限制策略提高到1MB,最低中繼費用增加5倍,引入內存池限制等。這些事件也加劇了區塊大小限制辯論中的緊張和分歧。大區塊支持者將攻擊期間用戶體驗的下降作爲增加區塊大小限制的理由,而小區塊支持者則堅守立場。最終,小區塊支持者贏得了這場爭論。區塊滿載現已成爲常態,增加區塊大小限制以容納更多垃圾交易的想法被普遍認爲是不可取的。然而,關於垃圾交易的定義及其處理方式的討論仍在繼續。回顧2015年的事件,我們可以發現垃圾交易攻擊並非新鮮事。與當前情況相比,2015年攻擊者的惡意意圖或許更爲明確。另一個有趣的對比是攻擊成本:2015年約10,000美元就能造成顯著影響,而自2023年以來,已有數億美元花費在所謂的"垃圾"交易上。這些歷史經驗爲我們理解和應對當前挑戰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2015年比特幣垃圾交易攻擊回顧:對當前爭議的啓示
近期,比特幣社區內對於限制 OP_Return 輸出大小的討論引發了一場關於比特幣區塊鏈上垃圾交易處理方式的辯論。本文回顧了2015年夏季比特幣網路遭受的垃圾交易攻擊事件,旨在比較當時和現在的情況,並探討從中汲取的教訓。
2015年的垃圾交易攻擊是區塊大小爭議的早期交鋒。攻擊者屬於"大區塊支持者"陣營,他們認爲1MB的區塊限制過小,容易被垃圾交易填滿。他們主張增加區塊大小限制,以提高垃圾交易填滿區塊的成本。而"小區塊支持者"則認爲,快速上鏈的垃圾交易無法阻止攻擊者,反而會助長他們的行爲。
第一輪攻擊於2015年6月20日開始,由自稱位於倫敦的比特幣錢包和交易所提供商CoinWallet.eu發起。他們聲稱要通過展示大規模垃圾交易攻擊的簡單性來證明增加區塊大小的必要性。然而,這次攻擊並未如預期成功,因爲在mempool達到約12MB後,他們的服務器在2小時後崩潰。
第二輪攻擊於2015年6月29日進行,這次似乎更有效。一些用戶反映交易確認延遲嚴重,質疑比特幣的日常使用可行性。然而,Luke-Jr的Eligius礦池成功過濾掉了垃圾交易,顯示區塊大小限制和礦工行爲在減輕攻擊影響方面發揮了作用。
第三輪攻擊發生在2015年7月7日,規模更大,攻擊手段更多樣。攻擊者花費了約8,000美元的費用,遠高於此前的434歐元。他們採用了多種策略生成垃圾交易,包括向公共錢包發送塵埃交易和利用已知私鑰的地址。
第四輪也是最後一輪攻擊在2015年9月進行。CoinWallet.EU採取了不同方法,宣布贈送200個比特幣,通過直接在論壇發布私鑰的方式。這導致產生了超過90,000筆交易,但由於許多是衝突交易,影響不如第三輪嚴重。
這些攻擊對比特幣產生了顯著影響,不僅在技術層面上改變了中繼策略,還影響了人們對比特幣上垃圾交易的看法。隨後,網路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包括礦工將區塊大小限制策略提高到1MB,最低中繼費用增加5倍,引入內存池限制等。
這些事件也加劇了區塊大小限制辯論中的緊張和分歧。大區塊支持者將攻擊期間用戶體驗的下降作爲增加區塊大小限制的理由,而小區塊支持者則堅守立場。
最終,小區塊支持者贏得了這場爭論。區塊滿載現已成爲常態,增加區塊大小限制以容納更多垃圾交易的想法被普遍認爲是不可取的。然而,關於垃圾交易的定義及其處理方式的討論仍在繼續。
回顧2015年的事件,我們可以發現垃圾交易攻擊並非新鮮事。與當前情況相比,2015年攻擊者的惡意意圖或許更爲明確。另一個有趣的對比是攻擊成本:2015年約10,000美元就能造成顯著影響,而自2023年以來,已有數億美元花費在所謂的"垃圾"交易上。這些歷史經驗爲我們理解和應對當前挑戰提供了寶貴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