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基金會模式終結 新型企業架構引領行業未來

加密基金會模式的終結與新型企業架構的興起

加密基金會曾是推動區塊鏈網路發展的重要工具,但如今已成爲行業發展的最大阻礙。隨着美國國會新監管框架的出臺,加密行業迎來了摒棄加密基金會模式、重建更有效生態系統的機會。

加密基金會模式源於早期創始人的去中心化理想主義,旨在作爲網路資源的中立管理者。然而,隨着監管趨嚴和市場競爭加劇,這一模式逐漸背離了初衷,淪爲規避監管的工具。其結構性缺陷日益凸顯:激勵機制失衡、增長優化失能、控制權固化等。

加密基金會激勵協同的說法其實是一個神話。缺乏營利動機使其缺乏明確的問責機制和市場約束。相比之下,企業架構具有內生的問責機制,受市場規律約束,能更好地優化資源配置。

加密基金會還面臨法律和經濟約束,無權開發週邊產品或從事商業活動。這種扭曲導致資源配置效率低下。相比之下,受市場約束的企業更擅長提供多元化的產品和服務生態。

加密基金會的運營效率也普遍較低。爲滿足形式化的分離要求,高效協作的團隊被迫拆分,造成顯著的效能損耗。

更令人擔憂的是,許多加密基金會已演變爲掌控關鍵資源和權限的集權主體,與其初衷背道而馳。高昂的設立成本也爲初創企業設置了壁壘。

鑑於此,常規開發公司爲網路的持續建設與維護提供了更好的載體。公司能夠更高效地配置資本、吸引人才、響應市場。

爲化解公司架構可能引發的擔憂,可採用以下工具:

  1. 公益公司(PBC)架構,賦予創始人法律靈活性以優先發展網路。

  2. 網路收益共享機制,爲企業創設持續性激勵結構。

  3. 裏程碑歸屬機制,將代幣鎖倉與網路成熟裏程碑掛鉤。

  4. 合約保障條款,防止損害通證持有者利益的行爲。

  5. 程序化激勵體系,激勵各類網路參與者。

兩種新興方案DUNA和BORG爲實施上述解決方案提供了高效路徑。DUNA賦予DAO法律實體地位,BORG則提供自治治理與運營技術。

綜上所述,加密行業正從加密基金會模式過渡到更成熟的企業架構。這一轉變將帶來真實治理、實質協同和系統化運作,爲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SelfCustodyIssuesvip
· 08-18 10:33
监管加码 哪还玩得下去
回復0
丧钱喵vip
· 08-15 14:06
早该结束了!!!
回復0
熊市抄底人vip
· 08-15 14:04
这种套路看多了吧
回復0
SelfMadeRuggeevip
· 08-15 13:51
真理还得靠市场说了算
回復0
GateUser-afe07a92vip
· 08-15 13:45
哎 还是玩明牌好
回復0
ETH三明治侠vip
· 08-15 13:39
监管来了基金会就傻眼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