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愛的廣場小夥伴們,福利不停,精彩不斷!目前廣場上這些熱門發帖贏獎活動火熱進行中,發帖越多,獎勵越多,快來 GET 你的專屬好禮吧!🚀
1️⃣ #TokenOfLove# |廣場音樂節打 CALL
爲偶像打 CALL,Gate 廣場送你直達 Token of Love!泫雅、SUECO、DJ KAKA、CLICK#15 —— 你最想 pick 誰?現在在廣場帶上 歌手名字 + TokenOfLove 標籤發帖應援,就有機會贏取 20 張音樂節門票。
詳情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3214134
2️⃣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曬旅程贏好禮
廣場家人們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經上線。帶話題發帖,分享你的 Gate Travel 旅行體驗、心願清單、使用攻略或趣味見聞,就有機會獲得旅行露營套裝、速乾套裝、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等好禮!
詳情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3172887
3️⃣ #内容挖矿# |發帖還能賺錢
廣場長期活動進行中,最高可享 10% 手續費返佣!發布優質內容,如行情解析、交易觀點等,吸引更多用戶點讚和評論。若用戶在互動後 180 分鍾內完成現貨或合約交易,你將獲得最高 10% 的手續費返佣!
詳情 👉 https://www.gate.
DeFi機構化: 金融新範式的崛起與挑戰
通往機構去中心化金融(DeFi)之路
去中心化金融(DeFi)在機構領域的應用有潛力創造一個全新的金融範式,這個範式建立在合作、可組合性和開源代碼的基礎之上,以開放透明的網路爲支撐。本文將深入探討DeFi的發展歷程及其未來前景,重點關注其對機構金融服務的潛在影響。
前言
DeFi的演進及其在機構場景中的應用前景引起了業界廣泛關注。支持者認爲,一個基於合作、可組合性、開源原則並以開放透明網路爲基礎的新金融範式正在興起。作爲一個日益受到矚目的領域,利用DeFi開展受監管的金融活動的道路正在逐步鋪就。
宏觀經濟環境和全球監管格局的變化阻礙了大規模有意義的進展,發展主要集中在零售領域或通過沙盒環境進行。然而,預計在未來1-3年內,機構DeFi有望騰飛,並與數字資產和代幣化的廣泛應用相結合,金融機構多年來一直在爲此做準備。
這一發展趨勢得到了區塊鏈基礎設施進步的推動,如Global Layer 1或Interlinking Networks等形式,可以容納在監管合規要求下運營的組織。關鍵不確定性問題的解決方案也在浮現,包括合規性和資產負債表要求,以及區塊鏈錢包的匿名性以及如何在公共區塊鏈上滿足KYC和AML要求。隨着討論的深入,越來越明顯的是,中心化金融(CeFi)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並非二元對立;在金融領域的機構端全面採用可能只對那些在生態系統中採用混合集中化運營治理模式的組織才可行。
在機構圈內,探索這一領域通常被定位爲進入一個充滿吸引力的潛在領域,可以開發創新投資產品,觸及以前未開發的新消費者和流動性池,並採用新的數字化運營模式和更具成本效益的市場結構。只有時間和創新才能證明DeFi是否會以其最純粹的形式存在,或者我們會看到一種折衷方案,使一定程度的去中心化能夠在金融世界中發揮橋梁作用。
本文將回顧DeFi的近期歷史,闡釋一些常用術語,然後深入研究DeFi領域的一些關鍵驅動因素。最後,我們將探討機構金融服務界在通往機構DeFi的道路上將面臨哪些挑戰。
DeFi格局解析
1.1 什麼是DeFi?
DeFi的核心是在鏈上提供金融服務,如借貸或投資,而無需依賴傳統的中心化金融中介。在這個快速發展的領域中,雖然沒有官方統一的定義,但典型的DeFi服務和解決方案通常具有以下特徵:
1.2 什麼是機構DeFi?
機構DeFi指的是機構對DeFi結構的採用和適應,以及在去中心化應用(dApps)或解決方案中的機構參與。通過在金融行業監管框架內探討這個話題,可以將DeFi的優勢引入傳統金融市場,爲創造新的成本效率和效果開闢可能性,同時也爲新的增長路徑鋪平道路。這些新路徑包括實物資產和證券的代幣化,以及將可編程性集成到資產類別中,並出現新的運營模式。
1.3 DeFi的發展歷程
DeFi項目在2020年夏天迅速崛起,開啓了一個新時代。由於高流動性、昂貴資產和高挖礦回報,DeFi在联准会應對新冠疫情而重啓大規模量化寬松期間快速發展,DeFi服務中的總鎖定價值(TVL)從年初的10億美元上升到年末的超過150億美元。
2021年,DeFi用戶數量激增,超過750萬獨立用戶進行交易,比上年增長2550%,TVL在11月達到1690億美元的峯值。然而,2022年由於多次加息和通脹上升,加之生態系統中的一些不法行爲,DeFi經歷了一些挫折。
2023年初,DeFi領域的私人融資枯竭,TVL下降到不到500億美元。盡管如此,DeFi社區的基本面依然堅韌,用戶數量穩步增長,許多項目繼續專注於產品和能力建設。
2023年底,隨着美國首次批準現貨加密ETF產品,市場出現了增長,爲機構參與者更深入地參與這些新興生態系統打開了大門。
1.4 實現DeFi的早期承諾
DeFi運動導致了編碼結構的出現,展示了如何在沒有某些中介機構參與的情況下運作,通常涉及智能合約和/或點對點(P2P)基礎。DeFi服務因訪問成本低而被迅速採用,並證明了其在提供高效資產池和降低中介費用方面的價值。
DeFi通過智能合約編程重新設計或替代現有中介活動,實現更高效率,從而改變工作流程並轉變角色和責任。DeFi應用(即DApps)是提供這些新金融服務的工具。
DeFi機構市場結構的演變
DeFi驅動的市場概念提出了一個動態開放的市場結構,其原生設計將挑戰傳統金融市場的規範。這引發了人們對DeFi如何與更廣泛的金融業生態系統整合或合作,以及新市場結構可能採取的形式的討論。
2.1 治理、信任和集中化
在機構領域,更加強調治理和信任,需要在所扮演的角色和職能中擁有所有權和問責制。這看似與DeFi的去中心化性質相矛盾,但被認爲是確保遵守法規和爲機構參與者適應和採用這些新服務提供清晰度的必要步驟。這種態勢催生了"去中心化幻覺"的概念,因爲治理的需要不可避免地會導致系統內一定程度的集權和權力集中。
即使有一定程度的集中化,新的市場結構也可能比現有市場結構更精簡,因爲中介活動大大減少。這將導致互動變得更加平行和並行,減少實體間互動的數量,從而提高運作效率,降低成本。在這種結構下,包括反洗錢(AML)檢查在內的管理活動也會變得更加有效,因爲中介機構的減少能夠提高透明度。
2.2 新角色和活動的潛力
機構DeFi生態系統中的先驅使用案例強調了當今市場結構可能如何演變。公共區塊鏈可能成爲事實上的行業實用平台,就像互聯網成爲網上銀行的交付基礎設施一樣。業界應期待進一步的進展,例如在代幣化領域、虛擬基金、資產類別和中介服務方面;和/或具有許可層的應用。
參與DeFi市場
對機構而言,DeFi本身的性質既令人生畏,又令人信服。在DeFi產品所提供的開放生態系統中參與、運營和交易,可能會與傳統金融的閉環或私有環境相衝突。這也是迄今爲止機構數字資產領域的許多進展都發生在私有或許可區塊鏈網路領域的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公有鏈網路具有潛在的開放式規模,進入門檻低,創新機會現成。這些環境本質上是去中心化的,建立在沒有單點故障的原則之上,用戶社區被激勵"做好事"。
3.1 參與核對表大綱
在評估任何數字資產和區塊鏈生態系統的參與時,主要考慮因素應包括區塊鏈的成熟度及其相應的路線圖、可達成的最終結算共識、流動性、與其他鏈上資產的互操作性、監管角度和採用情況;還需評估網路技術的風險、網路安全性、連續性計劃以及該網路的核心社區和開發者參與者。
企業必須適應其可以接受和管理的透明度水平和新的工作方式,同時在數據和資產保護方面保持對自身和各自客戶利益的高度關注。資產托管和安全保管至關重要,需要了解新穎的方法並實質性地解決這些領域的灰色地帶。
身分非常重要,在將DeFi制度化的過程中,部署可驗證的憑證是基本要素之一。這些憑證將促進治理,爲機構在參與這些開放區塊鏈生態系統時提供保障。
監管方面的障礙
4.1 沒有中介機構的框架
DeFi制度要求監管機構、標準制定者和政策制定者重新考慮他們的傳統監督框架,這些框架是與中介機構一起建立的。鑑於分散式系統可能缺乏監管和監督接入點,DeFi無疑正在推動模式轉變。
4.2 市場誠信和投資者保護
2023年底以來,該領域的發展勢頭和跨司法管轄區進展一直在增長。國際證監會組織發布了針對DeFi的政策建議和加密資產政策建議,爲全球監管格局提供了更多清晰度。
4.3 審慎處理
巴塞爾委員會關於銀行加密資產審慎處理的最終標準於2023年12月發布,重點關注加密資產相關活動中固有的市場、信用和流動性風險,以及定義披露和所需的保障措施。
5. DeFi: 下一步是什麼?
2024年對於所有形式的DeFi來說都是一個動蕩的時期,在此之後,2025年將是一個決定性的時刻。監管的實施是一種驅動力,它將繼續決定機構對數字領域的興趣和採用速度。
技術本身日趨成熟,人們對技術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入。法規越來越清晰,隨着從試點中吸取經驗教訓,現在更容易獲得必要的專業知識。該行業目前正處於"概念驗證後"階段,需要將可見和成功的"活"產品升級爲規模化的商業產品。
在跨鏈互操作性、Oracles、數字或去中心化ID解決方案和信任錨等關鍵領域,技術、創新和監管的不斷成熟只會爲達到臨界質量所需的採用勢頭火上澆油。雖然通往機構DeFi的道路可能不會把我們帶到"月球",但這肯定會是一次令人興奮的旅程,讓我們駛向一個新的、引人入勝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