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Robinhood股票代幣化:Web3營銷大於實質創新
Robinhood股票代幣化產品:營銷大於創新
近期,Robinhood推出股票代幣化產品在Web3圈引發熱議。作爲長期關注區塊鏈技術的觀察者,我認爲有必要對這一產品的真實情況進行分析。
核心要點
Robinhood此次推出的股票代幣化產品,更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營銷活動,而非真正的技術創新。它主要是爲了搶佔RWA這一熱門話題的制高點,但從實際創新角度來看,亮點不多。簡而言之,它將區塊鏈技術當作品牌宣傳工具,並未充分利用區塊鏈去中心化和可組合性的核心優勢。
與Kraken xStocks的"數字孿生"模式相比,Robinhood的"合成封裝"模式在法律結構和功能上都存在不足。它實質上爲用戶提供的是一份衍生品合約,而非底層資產的實際所有權。雖然它聲稱能爲歐盟客戶提供美股敞口,但這完全可以通過傳統金融工具實現,無需如此復雜的操作。此外,"24x7交易"和"散戶投資私募股權"等宏大願景在現實中難以實現。
盡管Robinhood憑藉這一產品成功將自身包裝成行業創新者,但其真正意義在於爲傳統金融與去中心化金融的融合指明了一條可能路徑。這條路徑很可能由那些能夠簡化Web3復雜性,並將其封裝在可控生態系統中的Web2公司來引領。
股票代幣化的四種模式
在深入分析Robinhood產品之前,我們需要了解股票代幣化的幾種不同方式:
合成資產
合成封裝
數字孿生
原生數字證券
Robinhood模式與競品對比
Robinhood vs. Ostium (合成封裝 vs. 合成資產)
共同點:
不同點:
Robinhood vs. xStocks (合成封裝 vs. 數字孿生)
共同點:
不同點:
Robinhood模式的核心問題
產品功能無需使用區塊鏈技術
缺乏真正的DeFi"樂高"特性
背離區塊鏈"去信任"的核心理念
被過度炒作的"革命性"功能
24x7全天候交易的難題
私人股權投資的"海市蜃樓"
營銷成功與未來展望
盡管產品本身存在諸多局限,Robinhood的行動仍具有重要意義:
結論
Robinhood的股票代幣化產品目前更多是一次成功的營銷活動,但它也爲傳統金融與區塊鏈的融合開闢了道路。對普通投資者而言,保持清醒、理性分析,既不被華麗敘事迷惑,也不對未來可能性持偏見態度,才是明智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