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專屬 #WXTM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總獎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贏!
🎯 關於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個以數字資產爲核心的區塊鏈協議,由 Rust 構建,致力於爲創作者提供設計全新數字體驗的平台。
通過 Tari,數字稀缺資產(如收藏品、遊戲資產等)將成爲創作者拓展商業價值的新方式。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WXTM 或相關活動(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形式不限(觀點分析、教程分享、圖文創意等)
添加標籤: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動截圖(如充值記錄、交易頁面或 CandyDrop 報名圖)
🏆 獎勵設置(共計 70,000 枚 WXTM):
一等獎(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獎(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獎(10名):2,000 枚 WXTM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主題相關、邏輯清晰、有深度)
用戶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附帶參與截圖者優先
📄 活動說明: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和小號刷量行爲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
Crypto與AI的融合之路:從資源聚合到智能體經濟
從資源聚合到應用革新:Crypto 與 AI 的融合之路
去中心化算力:初探 Crypto 與 AI 的結合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之際,加密貨幣世界也在積極尋找與之結合的途徑。最初的嘗試聚焦於去中心化算力資源的整合,旨在利用區塊鏈技術協調全球閒置的 GPU 和 CPU 資源,實現供需對接,降低成本,並爲資源貢獻者提供透明公平的激勵機制。
這一階段的探索主要針對長尾市場,強調靈活性和創新機制。例如,某些項目聚合分布式 GPU 資源,降低輕量級推理和模型微調的門檻;另一些則通過智能合約獎勵求解者,激活個人用戶閒置 GPU 參與訓練。還有項目引入模型競爭與子網機制,或結合傳統互聯網資源,提供去中心化的模型訓練與推理服務。
然而,這一階段的嘗試也暴露出明顯局限:純算力市場競爭陷入價格戰,推理層去中心化性能不足,供需撮合缺乏應用層敘事。加密貨幣在 AI 世界中仍停留在底層基礎設施角色,未能真正觸及用戶體驗層面。
AI Agent 的崛起:Crypto 與 AI 邁向應用層
隨着去中心化算力市場逐漸穩定,Crypto 與 AI 的融合探索從底層資源向應用層智能體邁進。這一轉變以鏈上 AI Agent 的興起爲標志,重新點燃了市場對兩者結合的期待。
初期,AI 代幣仍停留在文化現象階段,許多項目以擬人化、娛樂化形象快速聚集關注度。隨着用戶互動需求上升,AI 代幣開始具備初步交互能力,在社交平台上以輕量化代理身分執行簡單任務。
隨後,AI Agent 向更具垂直應用場景滲透,如鏈上金融、NFT、數據分析等領域催生了大量專精型智能體。用戶能夠直接通過這些智能體參與鏈上操作、執行策略、管理資產。
真正的拐點是 Agent 框架和執行協議的出現。一些項目意識到單點智能體難以應對復雜的鏈上需求,於是開發了支持人格建模、任務編排和多智能體協作的模塊化框架。這使得鏈上智能體從孤立個體邁向系統化運行,Crypto 與 AI 的結合由此從簡單應用接口走向了"運行協議"的系統化階段。
與此同時,Agent 經濟開始在鏈上萌芽。一些項目通過 AI Launchpad 建立起了智能體自主發幣、協議協作、社交傳播的標準,推動了"AI 原生經濟體"的雛形誕生。
協作與標準化:MCP 及其帶來的新方向
隨着早期熱潮退去,Crypto 與 AI 的結合正經歷深刻洗牌。市場從追逐敘事回歸到追求真正的產品市場契合度。在這樣的背景下,Model Context Protocol(MCP)作爲一個爲 AI 應用而生的開放標準協議,成爲了最契合當下需求的新催化劑。
MCP 是一個統一 LLM 與外部數據、工具之間通訊方式的開放標準協議。通過 MCP,任意大型語言模型都可以統一、安全地訪問外部數據源和工具,無需復雜、重復的自定義集成開發。
圍繞 MCP 的應用生態正在快速萌芽。一些項目依托可信執行環境爲 MCP 應用提供安全、可擴展的算力支持;另一些則通過擴展 MCP 協議,聚合多鏈數據訪問和 Agent 部署,搭建起了 Web3 中 AI 應用的統一數據層。
更重要的是,MCP 爲未來的 Crypto 與 AI 融合打開了全新方向:多智能體協作、鏈上交易自動化、信息金融(InfoFi)興起等。
小結:智能體經濟的漫長演進
回顧 Crypto 與 AI 融合的歷程,我們看到了一條不斷深化功能與提升實用性的漫長道路。從最初的娛樂對話代理,到逐步出現的 Alpha 分析與工具型代理,再到將自然語言直接封裝成鏈上金融操作的 DeFAI 智能體,每一次躍遷都在拉近 AI Agent 與真實世界需求之間的距離。
這條演進路徑清晰可見:娛樂對話代理 → 工具對話代理 → 交易執行代理 → DeFAI 抽象層 → 羣體智能與多代理協作。AI Agent 的未來不再是簡單的敘事推動,而必須建立在真實實用性的基礎之上。這條路將比過去任何一次敘事週期都更漫長,但也因爲有了持續積累的實用性支撐,它所能打開的上限,遠遠超出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