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AI助力Web3:從算力資源到Agent經濟的演進之路
Crypto 與 AI 的融合:從算力資源到智能代理經濟
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之際,加密貨幣世界也在探索自身的接入路徑。最初,這兩個領域的結合始於去中心化算力資源的聚合。通過區塊鏈技術,全球閒置的 GPU 和 CPU 資源得以協調,實現供需撮合,降低成本,並爲貢獻者提供透明公平的激勵機制。
在中心化雲服務價格高昂且資源排他的背景下,中小開發者和長尾市場對靈活、低門檻算力的需求與日俱增。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特性恰好成爲突破口。這一階段的探索呈現出鮮明特徵:
其中,某項目通過開創性的子網結構,將 AI 服務模塊化,每個子網擁有獨立的礦工與驗證者社區。其代幣作爲主生態燃料,用戶可通過多種方式參與生態建設並獲得收益。
然而,這一階段的嘗試也暴露出明顯局限:純算力市場競爭陷入價格戰,去中心化推理性能不足,供需撮合缺乏應用層敘事。加密貨幣在 AI 世界中仍停留在底層基礎設施角色,未能真正打通到用戶體驗層面。
真正點燃這一領域的,是隨後 AI Agent 敘事的興起——讓智能體走上區塊鏈,使協議本身具備自主學習與交互能力,推動應用形態的根本革新。
AI Agent 的崛起:加密貨幣與 AI 走向應用層
當去中心化算力市場逐漸穩定,加密貨幣與 AI 的探索也從底層資源邁向了應用層智能體階段。這一輪轉變以鏈上 AI Agent 的興起爲標志,重新點燃了市場對兩者結合的期待。
早期,AI 代幣多停留在文化現象階段,通過擬人化、娛樂化形象快速聚集注意力。隨着用戶互動需求上升,AI 代幣開始具備初步交互能力,在社交平台上以輕量化代理身分執行簡單任務。
AI Agent 隨後向更具垂直應用場景滲透。鏈上金融、NFT、數據分析、社交陪伴等領域催生了大量專精型智能體。用戶可以直接通過智能體參與鏈上操作、執行策略、管理資產。
真正的拐點是 Agent 框架和執行協議的出現。項目方意識到單點智能體難以應對復雜需求,於是多個模塊化框架相繼誕生,支持人格建模、任務編排和多智能體協作。
與此同時,Agent 經濟開始在鏈上萌芽。一些項目通過 AI Launchpad 建立起智能體自主發幣、協議協作、社交傳播的標準,推動了"AI 原生經濟體"雛形的誕生。
某協議的核心願景是讓 AI 代理不只是單獨執行任務,而是形成模塊化協作的商業生態。該協議建立在三大技術支柱之上,包括模塊化代理框架、代幣化平台和商業協議標準。
邁向協作與標準化:MCP 及其帶來的新方向
隨着早期熱潮退去,加密貨幣與 AI 正經歷一次深刻洗牌。市場從追逐敘事回歸到追求真正的產品市場契合度。在這樣的背景下,模型上下文協議(MCP)作爲一個爲 AI 應用而生的開放標準協議,成爲了最契合當下需求的新催化劑。
MCP 是一個爲 AI 應用設計的開放標準協議,用來統一大型語言模型與外部數據、工具之間的通訊方式。通過 MCP,任意語言模型都可以統一、安全地訪問外部數據源和工具,無需復雜的自定義集成開發。
圍繞 MCP 的應用生態正在快速萌芽。一些項目依托可信執行環境爲 MCP 應用提供安全、可擴展的算力支持,另一些則通過擴展 MCP 協議,聚合多鏈數據訪問和 Agent 部署。
MCP 爲未來的加密貨幣與 AI 融合打開了全新方向:
智能體經濟的漫長演進
回顧過去,加密貨幣與 AI 的融合是一條不斷深化功能與提升實用性的漫長道路。從最初的娛樂對話代理,到逐步出現的 Alpha 分析與工具型代理,再到將自然語言直接封裝成鏈上金融操作的 DeFAI 智能體,每一次躍遷都在拉近 AI Agent 與真實世界需求之間的距離。
這是一條清晰遞進的脈絡:娛樂對話代理 ➔ 工具對話代理 ➔ 交易執行代理 ➔ DeFAI 抽象層 ➔ 羣體智能與多代理協作。
AI Agent 的未來不再是簡單的敘事推動,而必須建立在真實實用性的基礎之上。這條路將比過去任何一次敘事週期都更漫長,但也因爲有了持續積累的實用性支撐,它所能打開的上限遠遠超出想象。
请给出一条中文评论
"上车还来得及吗 弟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