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3资产数据平台RootData创始人Hunter访谈实录Hunter是链捕手和RootData的联合创始人。链捕手是2018年初创立的Web3媒体,专注新闻、投融资、项目动态,在越南、日本、韩国都有团队。RootData是2022年启动的Web3资产数据平台,做项目、机构、人物信息的一站式查询,服务了超200万用户。### 从链捕手到RootData,聚焦资产数据的创业灵感做链捕手时,作为媒体人经常要查项目信息,但发现Web3压根没有一站式平台。查半天连团队在哪个国家都搞不清楚,特别崩溃。2021年Web3投融资热,信息更乱。我们想,Web2有Crunchbase、企查查这种整合企业数据的平台,Web3为啥不能有?2022年初启动RootData,想做Web3版的"企查查",以投融资数据为切入点,满足自己需求,也服务投资者、创业者,甚至其他媒体人。初心很简单:解决信息不对称,让Web3的数据透明、好查,像百度百科一样,谁都能用!### RootData如何破解Web3的信息不对称RootData的核心目标是降低信息获取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我们做的是某些平台查不到的"水下数据",比如:- 项目基本面:团队是谁?来自哪个国家?做什么赛道?尤其是没发币的早期项目。- 投融资动态:哪些机构投了这个项目?这个机构还投了啥?影响力咋样?- 社区热度:通过X指数,看项目被谁关注了?谁取关了?社区认可度高不高?我们发力几个点:- 差异化数据:不重复做价格数据,专注投融资、团队、社区信息。- 一站式体验:把链上数据和链下数据整合起来,省得跑十个平台查。- 用户友好:基础功能全免费,普通用户查项目、创业者找投资、投资者看趋势,都能轻松上手。### Web3资产数据的本质与误解资产数据在Web3容易被误解,很多人以为就是查K线、看交易量,或者直接等于链上数据。其实RootData的资产数据更广义,涵盖项目、机构、人物、投融资、社区动态,链上链下都有。误解主要在两点:- 时效性:Web3变化太快,我们覆盖了10万+项目,靠机器抓取加人工整理,难免有延迟。- 准确性:链下数据不像链上那么透明,团队背景、融资信息得靠官网、X、媒体抓,项目方不公开就容易错。资产数据的本质是"从数据到信息"的转化。链上数据是原材料,公开透明,但普通人看不懂。RootData整理后变成可读信息。链下数据整理后变成"这个项目被某机构投了,竞品是XX"。对创业者的价值,是能找投资、查竞品、定赛道。对投资者的价值,是避坑增效。我们不追求完美数据,Web3变化太快,做不到尽善尽美,但我们想让数据尽量透明、及时,帮用户省时间、做决策,像个靠谱的向导。### RootData如何确保链下数据的准确性我们有三招保证准确性:- 数据溯源:每条信息标明来源,用户点开就能看到出处,像学术论文的引用。- 用户反馈:有反馈机制,点项目页面就能提交错误。- 定期校验:Top200市值项目每月校验一次,热门赛道每周更新。链下数据的难点是Web3太"草台",很多项目不公开团队,或者官网写假资料。校正是个长期活儿,只能多抓源、多反馈、多校验,尽量逼近真相。### RootData与竞品的差异化优势RootData跟某些平台的定位差挺远。优势有三:- 专注链下数据:做投融资、团队、社区热度。- 标签化筛选:有1000+标签,用户能一键筛选"未发币的AI项目"或者"某平台没上的RWA项目"。- 动态功能:推出X指数,分析项目被谁关注、谁取关。竞品启发不少,但挑战也大,数据量多,维护成本高。RootData烧了两年,靠链捕手反哺,像"养孩子"。现在ToB广告和API合作开始赚钱,但盈利还在摸索。我们不重复造轮子,专做别人没做的水下信息。### RootData的合集功能设计初衷和亮点合集是RootData的互动功能,初衷是让用户更好交互,像逛贴吧、豆瓣小组一样好玩。用户可以自己创建合集,收录项目、机构、人物。亮点有三:- 用户共创:谁都能建合集,增加互动性。- 信息补充:合集填补了标签空缺。- 社区驱动:合集像个小社区,大家讨论、收藏,增加粘性。链捕手的经验帮了大忙。合集功能结合了链捕手的"内容精选"和RootData的"数据交互"。链捕手和RootData是打通的,链捕手提供内容,RootData提供数据,合集是两者的"社区化"延伸。### RootData如何赋能Web3新手用户RootData对小白特别友好,尤其是想炒币或了解项目的新手。怎么帮?- 项目全景:一站式给团队、融资、赛道信息。- 避坑神器:提供解锁量、X指数这些数据。- 标签导航:通过标签快速摸清热门赛道,找到潜力项目,像个"新手地图"。建议新人亲自下场,感受市场。每天看链捕手的新闻,刷RootData的热度排名。Web3实践性强,光听不练没用。RootData像"新手指南",帮小白少踩坑,慢慢融入。### RootData数据揭示的Web3用户情绪和趋势RootData有个热度排名,像微博热搜,基于用户搜索和点击量。用户情绪很明显:追涨杀跌。项目火的时候,搜索量能一夜翻十倍,像X上的"羊群效应"。这反映Web3用户的情绪化决策,追热点、怕错过(FOMO)。趋势上看,2025年的热搜赛道是RWA、AI、DeFi。创业者爱查投融资,投资者关心解锁量和X指数。我们在讨论细化用户画像,比如"RootData用户投资回报是不是比非用户高"。RootData想当个"冷静剂"。### RootData的衍生业务探索衍生业务我们在摸索,还在早期。现在试两个方向:- OTC交易:做场外交易撮合,像Web3的"闲鱼"。需求挺大,但得合规操作。- 积分系统:优化用户积分,激励建合集、反馈数据。未来可能结合NFT或token经济,增加社区粘性,像个"数据DAO"。长远看,我们想服务交易。现在API合作赚了点钱,像某些钱包用我们的数据,AI平台拿去训练模型。未来可能做智能查询,或者OTC规模化,但现在"乾坤未定",得边试边看。### 对Web3创业者的建议三点建议:- 盈利第一:别把发币当唯一出路!抓真实需求,赚现金流。- 警惕伪需求:别自己设限,以为用户只关心某个赛道。- 做对的事:别碰资金盘、CX、合约带单这些快钱。### 人生洞察做对的事,自知良知。我受王阳明和段永平影响挺深,"致良知"特别打动我。你不知道一件事的结果,但内心觉得它对,就去做!Web3诱惑多,但我从不碰那些快钱。七年创业,从链捕手到RootData,我不追涨杀跌,踏实做产品。RootData的愿景是让Web3资产透明,帮用户做理性决策,这就是对的事。早期有人推我们宣传资金盘、交易所,我们都拒了。Web3是自愿的风险,币涨币跌能卖,资金盘却让你出不去。所以,做对的事,跟着内心走,自然有回报。段永平说:"做对的事,其他的交给时间。"
RootData创始人Hunter:打造Web3版企查查,解决资产信息不对称
Web3资产数据平台RootData创始人Hunter访谈实录
Hunter是链捕手和RootData的联合创始人。链捕手是2018年初创立的Web3媒体,专注新闻、投融资、项目动态,在越南、日本、韩国都有团队。RootData是2022年启动的Web3资产数据平台,做项目、机构、人物信息的一站式查询,服务了超200万用户。
从链捕手到RootData,聚焦资产数据的创业灵感
做链捕手时,作为媒体人经常要查项目信息,但发现Web3压根没有一站式平台。查半天连团队在哪个国家都搞不清楚,特别崩溃。2021年Web3投融资热,信息更乱。我们想,Web2有Crunchbase、企查查这种整合企业数据的平台,Web3为啥不能有?2022年初启动RootData,想做Web3版的"企查查",以投融资数据为切入点,满足自己需求,也服务投资者、创业者,甚至其他媒体人。初心很简单:解决信息不对称,让Web3的数据透明、好查,像百度百科一样,谁都能用!
RootData如何破解Web3的信息不对称
RootData的核心目标是降低信息获取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我们做的是某些平台查不到的"水下数据",比如:
我们发力几个点:
Web3资产数据的本质与误解
资产数据在Web3容易被误解,很多人以为就是查K线、看交易量,或者直接等于链上数据。其实RootData的资产数据更广义,涵盖项目、机构、人物、投融资、社区动态,链上链下都有。误解主要在两点:
资产数据的本质是"从数据到信息"的转化。链上数据是原材料,公开透明,但普通人看不懂。RootData整理后变成可读信息。链下数据整理后变成"这个项目被某机构投了,竞品是XX"。
对创业者的价值,是能找投资、查竞品、定赛道。对投资者的价值,是避坑增效。我们不追求完美数据,Web3变化太快,做不到尽善尽美,但我们想让数据尽量透明、及时,帮用户省时间、做决策,像个靠谱的向导。
RootData如何确保链下数据的准确性
我们有三招保证准确性:
链下数据的难点是Web3太"草台",很多项目不公开团队,或者官网写假资料。校正是个长期活儿,只能多抓源、多反馈、多校验,尽量逼近真相。
RootData与竞品的差异化优势
RootData跟某些平台的定位差挺远。优势有三:
竞品启发不少,但挑战也大,数据量多,维护成本高。RootData烧了两年,靠链捕手反哺,像"养孩子"。现在ToB广告和API合作开始赚钱,但盈利还在摸索。我们不重复造轮子,专做别人没做的水下信息。
RootData的合集功能设计初衷和亮点
合集是RootData的互动功能,初衷是让用户更好交互,像逛贴吧、豆瓣小组一样好玩。用户可以自己创建合集,收录项目、机构、人物。亮点有三:
链捕手的经验帮了大忙。合集功能结合了链捕手的"内容精选"和RootData的"数据交互"。链捕手和RootData是打通的,链捕手提供内容,RootData提供数据,合集是两者的"社区化"延伸。
RootData如何赋能Web3新手用户
RootData对小白特别友好,尤其是想炒币或了解项目的新手。怎么帮?
建议新人亲自下场,感受市场。每天看链捕手的新闻,刷RootData的热度排名。Web3实践性强,光听不练没用。RootData像"新手指南",帮小白少踩坑,慢慢融入。
RootData数据揭示的Web3用户情绪和趋势
RootData有个热度排名,像微博热搜,基于用户搜索和点击量。用户情绪很明显:追涨杀跌。项目火的时候,搜索量能一夜翻十倍,像X上的"羊群效应"。这反映Web3用户的情绪化决策,追热点、怕错过(FOMO)。
趋势上看,2025年的热搜赛道是RWA、AI、DeFi。创业者爱查投融资,投资者关心解锁量和X指数。我们在讨论细化用户画像,比如"RootData用户投资回报是不是比非用户高"。RootData想当个"冷静剂"。
RootData的衍生业务探索
衍生业务我们在摸索,还在早期。现在试两个方向:
长远看,我们想服务交易。现在API合作赚了点钱,像某些钱包用我们的数据,AI平台拿去训练模型。未来可能做智能查询,或者OTC规模化,但现在"乾坤未定",得边试边看。
对Web3创业者的建议
三点建议:
人生洞察
做对的事,自知良知。我受王阳明和段永平影响挺深,"致良知"特别打动我。你不知道一件事的结果,但内心觉得它对,就去做!Web3诱惑多,但我从不碰那些快钱。
七年创业,从链捕手到RootData,我不追涨杀跌,踏实做产品。RootData的愿景是让Web3资产透明,帮用户做理性决策,这就是对的事。
早期有人推我们宣传资金盘、交易所,我们都拒了。Web3是自愿的风险,币涨币跌能卖,资金盘却让你出不去。所以,做对的事,跟着内心走,自然有回报。段永平说:"做对的事,其他的交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