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独家活动: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参与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并在 Gate广场发布你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4,000 枚 $PUBLIC 奖励池!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PublicAI (PUBLIC) 或当前 Launchpool 活动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需不少于 100 字(可为分析、教程、创意图文、测评等)
添加话题: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带 Launchpool 参与截图(如质押记录、领取页面等)
🏆 奖励设置(总计 4,000 枚 $PUBLIC)
🥇 一等奖(1名):1,500 $PUBLIC
🥈 二等奖(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奖(5名):每人 200 $PUBLIC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相关性、清晰度、创意性)
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含有 Launchpool 参与截图的帖子将优先考虑
📄 注意事项
所有内容须为原创,严禁抄袭或虚假互动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认证
Gate 保留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人民币稳定币发展:境内外联动模式探讨与CNYC/CNHC双轨并行
人民币稳定币发展:内外结合模式的可行性探讨
近期,关于稳定币的讨论热度空前高涨。这一趋势与央行行长在陆家嘴论坛上的发言以及中国香港即将实施的《稳定币条例》密切相关。
传统上,境外离岸人民币业务主要以香港为中心,辐射新加坡、伦敦等地。而境内离岸人民币业务则兼具"在岸"和"离岸"特征,以账户管理为核心运作。针对人民币稳定币的发展,一些观点建议先在香港试点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待条件成熟后再在国内自贸试验区等境内离岸市场进行探索。
然而,考虑到Web3.0时代稳定币的特性已超越传统的离岸与在岸界限,我们认为应采取境内外联动的人民币稳定币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实现战略统筹、主动监管和协同推进。
选择这一模式的理由包括:
面对美元抵押型稳定币的迅速发展和各地稳定币监管的快速演变,我国需要从金融安全和货币主权的角度出发,主动研究和监管稳定币,而非依赖境外离岸人民币稳定币被动应对。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规模有限,在要求稳定币与法币资产1:1储备的条件下,可能难以独立支撑人民币稳定币达到规模经济效应。
稳定币的监管涉及身份认证、反洗钱等诸多前沿挑战,需要中央相关部门在人民币稳定币监管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寻求香港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
鉴于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和金融改革成果,我们建议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与香港同步推动人民币稳定币的创新探索。
对于境内离岸人民币稳定币(CNYC),可考虑两种模式:
由清算组织、大型商业银行、头部支付机构、知名投资机构等在上海自贸区共同成立稳定币发行机构,探索链上发行与运营机制,并面向授权机构形成批发市场,再由授权机构面向合格企业或个人构建零售市场。
依托部分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在上海自贸区的分支机构,直接在链上铸造和运营人民币稳定币,并在兑付给特定合格经济主体时履行合规责任。
无论选择哪种模式,都需要同步实现以下要求:
设置充足的资产储备,包括人民币现金、短期国债等高流动性资产,以及一定比例的数字人民币储备。
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资产隔离与托管、内部控制等合规运营机制,并积极拓展应用场景。
借鉴上海自贸区FT账户的"电子围网"特点,通过技术标准与智能合约创新,限制人民币稳定币的持有和使用主体。
对于境外离岸人民币稳定币(CNHC),可以考虑在香港设立发行机构,或允许境内授权机构通过香港法人机构发行,以符合香港相关法规。这样可形成境内外双重人民币稳定币体系,并探索CNYC与CNHC的交换和互通机制。
CNYC短期内主要用于提升跨境贸易与商务活动的支付结算效率,而CNHC则旨在强化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地位,并可用于链上金融活动和大宗商品交易结算,特别是支持基于人民币资产的RWA(Real-World Assets)。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部门和稳定币发行机构需要通力合作,持续推动智能化技术创新,有效监测二级市场活动,防范非法资金流动和非法活动。
然而,正如国际清算银行(BIS)指出,稳定币在单一性、弹性和完整性三大关键标准上仍存在不足。因此,人民币稳定币的改革探索需要严控风险、循序渐进、规模适度,同时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在全球稳定币法律博弈中增强话语权。
未来,我们可以借鉴BIS提出的"金融互联网"(Finternet)概念,基于统一账本建设,推动数字人民币、银行代币化存款与稳定币的协同发展,实现互补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