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广场小伙伴们,福利不停,精彩不断!目前广场上这些热门发帖赢奖活动火热进行中,发帖越多,奖励越多,快来 GET 你的专属好礼吧!🚀
🆘 #Gate 2025年中社区盛典# |广场十强内容达人评选
决战时刻到!距离【2025年中社区盛典】广场达人评选只剩 1 天,你喜爱的达人,就差你这一票冲进 C 位!在广场发帖、点赞、评论就能攒助力值,帮 Ta 上榜的同时,你自己还能抽大奖!iPhone 16 Pro Max、金牛雕塑、潮流套装、合约体验券 等你抱走!
详情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community-vote
1️⃣ #晒出我的Alpha积分# |晒出 Alpha 积分&收益
Alpha 积分党集合!带话题晒出你的 Alpha 积分图、空投中奖图,即可瓜分 $200 Alpha 代币盲盒,积分最高直接抱走 $100!分享攒分秘籍 / 兑换经验,中奖率直线上升!
详情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2763074
2️⃣ #ETH百万矿王争霸赛# |ETH 链上挖矿晒收益
矿工集结!带话题晒出你的 Gate ETH 链上挖矿收益图,瓜分 $400 晒图奖池,收益榜第一独享 $200!谁才是真 ETH 矿王?开晒见分晓!
详情 👉 https://www.gate.com/pos
新加坡Web3监管升级:从开放创新到精细治理
新加坡Web3监管政策演变:从开放创新到精细治理
近年来,新加坡在全球虚拟货币和Web3领域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个城市国家凭借其宽松政策、稳定法律体系和开放创新环境,吸引了众多加密企业进驻,一度被誉为"亚洲加密之都"。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新加坡的监管态度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从早期的"鼓励创新"逐步转向"风险防控"的稳健路线。
这种转变并非对Web3行业的简单抵制,而是一种更为成熟的监管方式。新加坡正在完成其在加密领域的"原始积累",并开始实施更加精细的治理策略。
初期:开放包容,促进创新
新加坡最初采取了积极开放的态度。2019年《支付服务法》的推出,为数字支付代币服务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框架,为加密货币交易所和钱包服务等企业铺平了道路。金融管理局(MAS)也大力支持技术创新,推动了多个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和代币化资产的实验项目。这个阶段可以视为"抢先机"时期,只要不触碰合规底线,企业都被鼓励大胆尝试。
风险显现:监管升级
随着行业快速发展,一些潜在风险开始浮出水面。2022年,三箭资本在新加坡的危机以及FTX的崩溃,给新加坡金融监管当局敲响了警钟。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了企业,更关乎国家金融中心的信誉。
为应对这些挑战,新加坡迅速采取行动。一方面,通过《金融服务与市场法》加强了对加密服务提供商的监管;另一方面,也开始限制散户投资,强调理性投资的重要性。
散户投资:从投机到理性
2023年底,MAS发布的新监管细则直接针对散户投资设置了多重限制。禁止加密货币服务商向散户提供任何形式的奖励,如返现、空投或交易补贴;同时也不允许提供杠杆、信用卡入金等可能放大风险的功能。此外,还要求评估用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并根据其资产净值设定投资上限。
这些措施清晰地表明,新加坡希望吸引的是理性投资者,而非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投机者。
服务提供商:合规化进程
到2025年,监管趋势将更加明显。MAS规定,所有未获得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执照的企业,如果想继续向境外客户提供服务,必须在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合规。这一政策没有过渡期,也不给予讨价还价的空间。
目前,只有少数头部企业已获得批准,还有一些处于豁免状态。这些企业要么已通过严格的反洗钱和风险审查,要么展现出极高的合规配合度。对于其他企业来说,要么需要迅速完成合规升级,要么就得考虑转战其他市场。
基金管理:专业化要求提升
新加坡对基金管理人的要求也同步收紧。作为亚太地区传统的基金中心,新加坡正致力于将虚拟资产纳入正规基金管理流程。
MAS规定,即使只服务"合格投资者",想要在新加坡设立加密货币基金的管理人也必须具备相应资质。这包括建立完善的风险对冲机制、客户资产识别系统、内部风控流程,甚至反洗钱报告机制。这意味着,简单依靠"几个行业大佬+一份商业计划+海外团队"就能成立基金的时代已经过去。
结语:监管升级还是行业进化?
虽然有人感叹新加坡不再是Web3的"天堂",但从另一角度看,这实际上是监管的自然演进过程——从"允许试错"到"规范秩序",是任何新兴市场走向成熟必经的阶段。当前的新加坡可能不再欢迎纯粹的投机者,但对于真正具备技术实力、有长期规划的团队来说,仍然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市场之一。
正如MAS副总裁所言:"我们欢迎负责任的创新,但绝不容忍滥用信任的行为。"这意味着,对于那些希望在Web3领域有所作为的企业,新加坡仍然敞开大门,但前提是你必须有长期发展的规划,而不是抱着"捞一票就走"的心态。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Web3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未来的形态尚未完全确定。过早施加严格监管可能会抑制创新,甚至可能扼杀潜在的突破性发展。在这个行业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如何平衡创新与监管,仍然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