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清算所:穩定幣未來的發展方向?
作者:John deVadoss,來源:Coindesk,編譯:Shaw 金色財經
摘要
隨着《GENIUS法案》的預期通過,價值2600億美元的穩定幣市場即將成爲美國金融體系正式受監管的一部分。
下一步是制度化,將經過時間考驗的清算所模式引入代幣化貨幣的世界。
爲何清算至關重要
傳統的清算所,正式名稱爲中央清算對手方,位於買方和賣方之間,對沖風險敞口,收取保證金,並在成員違約時分擔損失。這種基礎設施在正常情況下平淡無奇,但一旦出現問題,它就會成爲一道防火牆,防止局部衝擊演變成系統性風險。鑑於這些機構具有“過於中心化而不能倒閉”的特徵,金融穩定委員會在 2024 年制定了新的全球標準,以確保其有序解決。
全球範圍內,穩定幣登場。它們承諾按一比一贖回,但交易卻在無國界的區塊鏈上進行,流動性可能瞬間消失。如今,每個發行方都是自己風險的第一道也是最後一道防線;而贖回需求恰恰在資產市場最無情的時候堆積起來。穩定幣清算所將匯集這種贖回風險,強制實行實時保證金制度,並爲監管機構提供一個數據控制面板和危機幹預工具箱。
可以肯定的是,許多人會認爲清算所與去中心化的金融體系格格不入,但通過《GENIUS法案》,華盛頓特區和華爾街正在向穩定幣行業發出信號,要求其效仿。
國會已經推動這樣做
在《GENIUS 法案》第 104 條中有一項隱晦的對中央清算的支持:穩定幣儲備若要包含短期國債回購,該回購必須經過中央清算(或者交易對手必須通過類似联准会的壓力測試)。
這小小的條款播下了一顆種子。一旦發行方必須通過清算所來管理自身的抵押品,將該模式擴展到代幣本身只是思維上的小小跨越——尤其是在日內結算窗口從數小時縮短至數秒的情況下。
華爾街看到了機會
每年處理3.7萬億美元證券的美國存管信托及清算公司(DTCC)於6月確認,正在“評估”發行自有穩定幣的方案。與此同時,由美國最大的幾家銀行組成的聯盟——清算所實時支付網絡的支持者——也在探索聯合發行一種由銀行支持的穩定幣,並明確表示其清算專業知識是其競爭優勢。
無論是這兩家機構中的任何一家,還是其他尚未公開宣布的機構,隨着其相關業務的推進,它們推向市場的風險管理架構很可能會成爲主導藍圖。(美國銀行和花旗銀行近期都表示,它們希望發行自己的穩定幣。)
新的治理模式正在形成
國際清算銀行本月表示,穩定幣仍未能通過健全貨幣的檢驗,若缺乏強有力的保障措施,可能會引發儲備資產的“拋售潮”。如果一家大型機構加入清算所後出現問題,其違約規模可能會超過保證金資金規模,從而給納稅人帶來“大到不能救助”的問題。治理模式可能會形成一套定制框架;設計一份能令關注跨境溢出效應的國際監管機構滿意的章程,需要像巴塞爾委員會那樣進行多邊討價還價。
穩定幣清算所如何運作
美國國會正在將儲備和披露規則編纂成法。華爾街正在準備資產負債表的分量。而全球標準制定者已經在草擬解決方案。
在早期階段,預計加密貨幣將主要應用於一些特定的機構細分場景——抵押品流動性、隔夜融資——從而爲機構節省日內流動性,並爲联准会提供公共產品風險防護。如果加密貨幣聯盟不介入,傳統金融 (TradFi) 式的清算機構將佔據主導地位。